校园动态
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动态
融合教育要多为视障生提供学习机会
添加时间:2008-04-09 浏览次数: 1861 部门和作者:
    在融合教育中教师要健残兼顾。并且注意适时多为视障生提供学习机会。这样视障生才能真正地融人到普通小学,也从根本上解决了视障生的“随班混读”现象。那么在随班就读整体教学中,怎样适时地为视障生多提供学习机会,笔者就此谈几点自己的实践和体会。

    一、课前铺垫。让视障生有先学的机会

    汉字教材和盲文教材有明显的不同.汉字教材图文并茂.盲文教材无生字插图。另外视障生学习知识接受信息主要是“以耳代目”、“以手代目“,无论是读。还是写,在同一时间内都无法与明眼学生相比。在学习方法、书写形式、理解接受能力等方面。也难以达到明眼学生的程度。课堂上既不能延长授课时间,又不能相互干扰。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在课前作知识的铺垫,利用课前的时间让视障生先学一步,充分发挥视障生听觉和触觉灵敏的优势.也可利用教具给视障生提前进行”直观教学“。就汉语双拼盲文和常规拼音来说,明眼学生看读、学习笔划较容易,而视障生摸读、学习拼写规则.难度较大。教师就要利用课前时间让视障生先学一步,让视障生用手摸一摸教具,教师在一旁辅以形象化的语言进行描述,为视障生的课堂学习作好准备。在中高年级的教学中就更要充分地利用课前时间,指导视障生预习课文,重点摸出课文的大意.解决视障生初读课文所遇到的一些问题,解决视障生在课堂上觉得时间不够或无事可做,或跟不上出现心慌意乱的现象。

    二、让视障生有听、读、写的机会

    视障生认识周围的世界主要依靠听觉,”以耳代目“已是视障生最常见最自然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学中,我们不但要严格要求视障生学讲普通话,还应让视障生接触多种教学媒体,如:收录机,电视机,使他们通过声波接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同时也有意识、无意识地使他们积累一定的语言素材。另外,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教师都要以流利的普通话进行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帮助视障生认识周围现实中有关的物体和现象。这对补偿他们视觉障碍有着重大意义。有了听的机会,还应及时为视障生提供读写的机会,实现由听到读的迁移。例如教学《高粱情》一文,教师首先范读课文,使视障生受到“情”的感染,体会作者蕴涵在课文中的思想感情,然后引导学生反复朗渎。进一步体会作者对高粱的敬佩之情、热爱之情、感激之情。

    三、让视障生有思、说、议的机会

融合教育既要考虑明眼生,又要兼顾视障生,切不可让视障生随班“坐读”、“混读”。这就必须适时地为视障生提供思、说、议的机会。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这一点,视障生、明眼生都是一样的,因此.课堂提问后应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然后再指名回答,尽量做到视障生优先。这样,一方面使视障生注意听讲,另一方面让视障生也有独立思考的机会。在小组讨论问题时,教师要尽量鼓励视障生多说多议,引导其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阐明根据和理由。  

    四、让视障生有参与实践操作的机会   

    在课堂教学中,对明眼学生来说,教师的示范动作、演示等都能用眼看到.而视障生只能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自己的细心琢磨反复体会才能掌握。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的实际有计划适当地引导视障生动手操作。例如在学“6的组成”时,教帅可以发给视障生6个圆片,让学生分成两份,可以怎样分?再根据学生各个不同的分法,归纳出“6的组成”。又比如在“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里.老师可让学生把一张圆形的纸,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从具体的操作中获得较深刻的感性认识,然后再引导他们逐步向明眼学生的认识转化。

    五、多给视障生表现自我的机会

    视障生并非与生俱来就有孤僻、自卑、任性的性格,只是由于视力缺陷才导致了他们这种缺陷性格的形成。特别是刚入学的视障生,在教学中如果忽视了正面教育,则极大地阻碍了融合教育的实施。因此,我们必须多为视障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如:课上发给视障生一些词语卡片.让视障生摸读生字、词语,代替老师报读,明眼学生进行听写练习,这样不仅在课堂上让视障生有“露脸”的机会,同时也检查了视障生摸读的能力和明眼学生对词语的学习效果,甚至还可以使视障生进一步认识体会自己的价值,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视障生端正学习态度,变自卑为自尊、自信。

    当然,教学中只要教师把握住视障生的心理特点,不失时机地将表现的机会留给视障生,让视障生也体验成功,也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就会逐步消除他们的自卑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才能让视障生真正的融入普通学校.融合教育的教学效益才会真正提高。



上一篇: 谈视障学生的辅具使用                 下一篇: 珠心算教学中贯彻新课程标准的思考
青岛市盲校 版权所有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序号:鲁ICP备09079849号 备案号:37020020053656
地址:青岛市拥军路1107号   电话:0532-83835989   技术支持:青岛新蓝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