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校本研修
“北大之父”蔡元培
添加时间:2008-01-15 浏览次数: 8918 部门和作者:

  作者:老参谋工作室整理    源于:老参谋工作室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绍兴越城人。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民主革命家。二十三岁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后授编修。1898年变法失败,蔡元培认定清廷政治改良无望,毅然弃官离京南归,开始委身教育。先后执长绍郡中西学堂、嵊县剡山书院、上海澄衷学堂南洋公学特班,创办爱国女校、爱国学社,发起成立中国教育会并任会长。1912年就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1917年起任北京大学校长凡十一年(实际在职六年半)。1927年后历任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监察院院长兼司法部长等职。1937年冬,上海沦陷后到香港。1940年3月在香港病逝。毛泽东特致唁电,称蔡元培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蔡元培自中日甲午战争的刺激,开始关注世界风云变化,广泛涉猎被称谓“新学”的各种介绍外国国情和外国科学技术入门的书籍。这些新书给他的思想注入了新鲜血液与养料,使他视野更加开阔,更加向往近代教育和科学,并认识到要拯救祖国,使国家近代化,必须学习西方文明。为了直接学习西方文化,他从1898年即三十二岁起,就开始学习外文,自此终身不缀。他从学习日语开始,继之先后学习英语、拉丁文、德语、法语、意大利语等欧洲语文,并提倡学习世界语,曾亲任北京世界语学校校长。
  蔡元培执着地追求直接到国外去“游学”。在1907-1926年间,他先后五次到国外游学考察,居留近十二年,足迹遍及西欧各国和美国,学习和研究心理学、教育学、哲学、美学、民族学、伦理学等。长期接触西学,博采西方文明的精华,使蔡元培成为文通古今、学贯中西的大学者。
  蔡元培在倡导西学过程中执着地坚持西为中用,并求务实,不尚空谈;他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学习西方,主张审慎地有选择地吸收,反对囫囵吞枣、全盘吸收。




青岛市盲校 版权所有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序号:鲁ICP备09079849号 备案号:37020020053656
地址:青岛市拥军路1107号   电话:0532-83835989   技术支持:青岛新蓝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