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动态
动手 合作 探究 感悟
添加时间:2009-04-29 浏览次数: 11792 部门和作者:
    全国盲校、盲聋哑学校“理化学科”联合教研活动交流材料:

物理、化学知识与工业、农业、医学等等各个领域密切相关,生活中人们也一刻离不开物理、化学知识。所以,我校自1987年就开始在初中开设物理、化学课程,1993年开办普通高中班以来,物理、化学也一直是其中重要的学科,师资力量也从最初的由其他学科教师兼课发展到现在的3位专业物理教师4位专业化学教师。20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直观教学和分层次分类教学,尽可能让学生多动手,尽可能让学生自主探究和感悟,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物理、化学教育,同时,注重充分挖掘生产生活中的物理化学知识,对学生进行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充分挖掘生产生活中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克服理化学习中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物理、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非常密切,学生学习了一定的物理、化学概念、理论、原理、物质的性质等之后,应该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理化教学中,我们比较重视引导学生应用掌握物理、化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或解释一些自然现象,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还能逐步引导学生形成学以致用的学习理念,培养学生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达到学习科学知识的真正目的。例如,应用“分子运动理论”去解释“花香四溢”、“湿衣服晒干”等现象;应用“铵盐的化学性质”推断“铵态氮肥使用贮藏应该注意的问题”;应用“氮及氮的氧化物的性质”解释“雷雨过后庄稼长得更快的现象”;“应用自感现象理论”解释“切断电源后电铃仍要响一会儿才停下来的现象”;应用“杠杆原理”解释“普通杆秤测量物体质量”的原理等等,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对中学生来说,物理、化学是比较难于学习的学科,对于视力障碍学生更是如此,因此学生学习物理化学往往产生畏难情绪。理化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生产实际,使理化教学充满了趣味性,体现实用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理化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是学生克服理化学习中畏难情绪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二、在教材的处理上,不随意删减教材内容,保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坚持帮助学生形成较为完整的物理、化学知识系统

我校基本上使用与普通学校同样的物理、化学教材。2003年前,我校初中使用盲文出版社出版的盲文理化教材,高中的物理化学教材与普通高中的理化教材一样。2003年秋季,面对全国新课程改革的教育形势,根据学生的教育需要和要求,我们紧跟普通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借鉴普通学校新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克服没有盲文新课程教材的困难,自己动手制作各科新教材,在全国盲校率先进行了新课程改革工作。自此,我们使用的物理和化学教材一直与普通学校是一致的。

无论是哪种教材,对于视力障碍学生来说,学习的困难都是可以想象的。那么,是不是对于学生学习有困难的地方简单的删除或者轻轻跳过呢?我们认为:物理和化学有一定的知识体系,前面的知识是后面知识的学习基础,因此简单删除一部分知识起来是不妥的,会造成学生学习更多的困难,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因此,我们的做法是:组织教师深入研究教材,仔细研究教学目标和标准,不随意删减教材内容,保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坚持帮助学生形成较为完整的物理、化学知识系统,并编写了物理和化学学科教学说明,使教学有规可依,有据可查,使学生学习有明确的学习标准。对于学生因视力障碍学习特别困难或者不能学习的内容,则坚持能学多少教多少,可以适当降低学习标准和要求,但尽量避免简单的删除、不教不学,如:物理中的光现象、电磁感应现象等,化学中的物质结构概念理论,物理化学教材中的大量实验操作,各种图表、图像,等等。教材的编写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各个部分都有一定的承接、关联关系,如果简单的不教不学,就会影响后面知识的学习,增加学习的难度,我们一直坚持视觉补偿原则,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包括利用自制、改制的教具学具辅助教学,加强理化实验教学和研究,改进实验或者设计新的实验等等,坚持不随意删减教材内容,帮助学生形成较为完整的物理、化学知识系统。

三、改制、自制教具学具辅助教学,突破盲校理化教学重点难点

物理、化学教学中有很多抽象的概念、理论、物质构造、结构、性质等,是理化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突破这个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使用教具学具辅助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发现是物理、化学教学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和手段,也是我校物理化学教学的特色之一。我们的学生有视觉障碍,因为视觉障碍造成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差,教具学具辅助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我们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1.购买适量的理化教具学具。我校购置了很多物理、化学教具学具,其中很多教具学具可以创造性地直接使用。

2.改制教具学具。购买的教具学具多是为视力正常的人设计的,有一些教具不适合视障学生使用,我们的做法是:对这些教具学具根据视力障碍学生学习的实际适当地进行改造,把需要用眼睛看的改造成可以用手摸或用耳朵听的,使教具更加符合视障学生的感知特点。如:例如,把托盘天平标尺刻度线改造成标尺刻度凸起;把弹簧秤的刻度线改造成盲文凸起;把电流表表盖去掉,并在表盘上制作刻度凸起等等,这些改造的教具在实际教学中挥了很好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了视障学生参与探究学习的可行性。通过改造后,我们的学生基本上可以和正常学生一样来使用这些教具,做到物尽其用,利用这些教具开展好教学工作。

3.鼓励教师自制教具。在理化教学中,为解决教学中的困难,我们更多时候需要为视力障碍学生特殊制作的专用教具学具,但在我国现有情况下是无法满足的。因此,我们鼓励教师根据视障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专门制作出适合视力障碍学生使用的教具和实验器材。自制教具和实验器材是一项创造性强的工作,它综合了教师的专业素质、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视障教育所遵行的视觉补偿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制作出适合视障学生使用的教具学具。比如,我们用泡沫板制作出可以模拟温度计中液柱上升和下降的过程“温度计剖面模型”;用纸筒和棉线制作出“通电螺线管模型”、用泡沫板和大头针结合通电螺线管模型制作出“通电螺线管磁场磁感线分布模型”;用泡沫板和大头针制作出“条形磁铁磁场磁感线分布模型”;用纸筒和棉线制作出“通电螺线管模型”、“通电螺线管磁场磁感线分布模型”;用泡沫板制作出“电路拼图板”;用橡皮泥制作出“水波模型”;用硬卡纸和图钉制作出“触摸式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平面图”;用木条或木块制作出“左右手定则演示仪”、“合力分力演示仪”、“盲用变压器模型”等;用木板、导线制作出“动生电动势线框模型”;用光电感应器、蜂鸣器和电池制作出可以把用肉眼看的沉淀转化为声音的“盲用沉淀探测仪”;用泡沫板、胶纸和表面皿制作出“药品展示盒”;用音乐集成块制作出电流感应器;等等。我们用普通的材料制作出来的教具,因为比较充分地考虑到了视障学生的感知特点,用于辅助课堂教学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不仅有效地突破了物理化学教学中概念、理论、物质构造、结构、性质等教学难点,而且教师的创造性劳动也在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开拓了他们的思维。我们自制的教具在一些优质课、公开课上展示使用,获得专家、同行的肯定和赞赏。其中,教师自制的“盲用沉淀探测仪”教具在20069月举办的全国第六届自制教具评比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四、改造、设计实验,加强理化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

物理、化学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理化教学必不可少的。通过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理解和巩固知识,训练实验操作技能,激发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掌握科学方法。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教学过程,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搭建尽可能多的平台让学生动手、探究,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锻炼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获得更多的多方面的感悟,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采用学生分组探究实验的形式进行实验教学。分组实验的形式主要是一个低视生或教师与一个或两个全盲学生搭配分组,互相配合进行实验操作、观察现象、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分组实验时,我们一般是让学生首先明确实验的步骤和实验的任务,然后才开始实验去解决问题或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尽量避免教师边要求学生边实验,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目的性不强,处于比较被动的学习状态。

对于理化实验,我们的做法是:

首先,理化教材中绝大多数的学生实验,我们都尽可能让学生动手自己做实验。如经过我们《理化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组全体老师的研究界定,全盲生可以独立完成初中物理68个实验中有19个,另有23个实验全盲生在低视力生的帮助下可以完成;初中化学34个实验中有22个实验全盲生可以独立完成,8个实验全盲生在低视力生的帮助下完成;高中物理63个物理实验中有18个实验全盲生可以独立完成,36个实验全盲生在低视力生的帮助下完成;高中化学108个实验中有56个化学实验全盲生可以独立完成,44个化学实验全盲生在低视力生的帮助下完成。

其次,学生因视力障碍不能操作的实验或操作危险较大的实验,我们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需要另外设计新的实验。

第三,将演示实验改造为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教材中有较多的演示实验,我们很少采用演示实验这种方式。因为演示实验不利于视障学生观察,而主要依靠教师口述过程和现象,基本上等同于讲实验,失去了演示实验的价值。我们的做法是:将演示实验改造为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如初中物理《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中“电阻的串联与并联”是通过两个演示实验来开展教学活动。如果只是教师在讲桌上联接好电路进行试验,个别低视力同学可能会观察到实验现象,但是绝大部分同学只是在听教师口述实验现象,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实验现象。老师们将这两个演示实验的灯泡换成小电动机,盲生就完全可以利用听觉感知实验现象。通过把这一演示实验改造为学生实验,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实验教学中,有一个难题是学生因为视力障碍而导致实验操作较为缓慢,占用的教学时间较长。我们坚持:一是不急于求成,不催促,不代做,二是课前设计实验时,尽量减少实验的不必要步骤,尽量选用更为容易使用的仪器设备。三是在保证达到效果的前提下,尽量用更为简单操作的实验代替原来较为复杂的实验。

在实验操作中,视力障碍学生遇到的最大难题是无法或很难用视觉观察实验现象。我们的做法是:采用自制或改制的教具学具,适当地改造实验,把实验中看的现象改成听的现象、摸的现象或闻的现象等,让全盲的学生也参与到实验操作的全过程中去。如:物理化学中都有的检验是否有电流通过的诸多实验中,原实验中电流感应装置是小灯泡或普通电流计,我们把电流感应装置换成小电铃、小电动机、音乐集成块或我们改制过的带有刻度的电流计等,就可以把原来需要用眼睛看的现象转变成声音或可以摸的现象;再比如很多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会有沉淀物产生,只有视力状况较好的同学才能观察到,我们制作了“盲用沉淀探测仪”,学生把盛有反应物的试管插到该探测仪中,如果有沉淀产生,就会听到蜂鸣声,这样,就可以把看沉淀转变成听沉淀;又比如,在一些需要观察容器内液面变化的实验中,视障学生更难观察现象了,我们就在液面上放一个浮标,学生通过触摸感知露在容器外面的浮标杆的长短就可以观察到液面的变化;等等。

实践证明:我们的学生虽然视力有障碍,但他们的其他感官都很健康甚至超常,只要我们本着视觉补偿的教学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各种感官功能,他们都能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参与到实验中,并从实验过程中获取知识和能力,同时也养成了创新、实践的意识和能力。

总之,物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践性强,视障学生学习起来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但只要我们方法得当,再加以教具学具得得使用,视力障碍学生完全可以掌握系统的物理化学知识,养成一定的实验、实践能力,为学生将来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为学生今后的科学创造、科学发明打下科学的基础。如我们的97届学生温正伟在校期间就应用物理和电学知识,改造自己常用的物品,包括盲杖、字板字笔等,在大学期间则更加热衷于发明创造,利用高中学习的物理知识发明了多功能盲杖、语音罗盘、语音称等,并获得国家专利。我校2005届高中毕业生王超,在读高中期间,就培养了科技创新意识,升入大学后,更是积极参加各项科技活动,成立了"光普"创业团队,该团队在2008年获得"挑战杯"吉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获第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赢得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好评。200812月获得由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共同组织评选的第五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并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了第五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颁奖大会。

经过老师们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我们总结了一些经验,以上是我校理化教学的探索所得。当然,在教学中还存在一些有待问题解决,如学生理化基础知识参差不齐,教学难度较大等,愿与同行交流分享、共同研究。

 



上一篇: 新课改背景下盲校理化教学方法浅谈                 下一篇: 南京盲校物理教学交流
青岛市盲校 版权所有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序号:鲁ICP备09079849号 备案号:37020020053656
地址:青岛市拥军路1107号   电话:0532-83835989   技术支持:青岛新蓝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