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友爱中的劳作
添加时间:2016-12-26 浏览次数: 11207 部门和作者:高二1班 姜赞升
在立冬这一天,天气微冷。高中二年级全体师生怀着好奇又期待的心情,兴高采烈的来到了崂山区王哥庄学农基地,开始了为期三天的学农实践活动。 告别了城市的喧嚣,我们来到了这里。一下车,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远处的青山绿水萦绕眼前,鸟鸣犬吠传入耳间。 清晨的空气是那么清新,一路欢歌一路笑语,在朝阳的普照下,迎着微冷的寒风,我们一行人穿过乡间小路。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仿佛将我们拥抱在这“画卷”之间。坡度越来越大我们尽量压低重心,路边的树叶已变得金黄在风中沙沙作响,潺潺的水声回荡在耳畔,一个巨大的水库逐渐映入我们眼帘,波光粼粼青山的倒影在水面摇动,樱桃树,茶树,银杏树……点缀在山间。不一会儿我们便累得气喘吁吁,合过影我们便准备往回走。猛然回头才发现晨光已从山头穿过,金黄的阳光打在我们微笑的脸。这是雾气已散,顺着老师的手指,望到远处茫茫的大海,水天一色,青山环抱,碧空如洗,大自然的美丽让我们流连忘返! 安排完住宿之后,在老师和基地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开始学习使用各种农具,例如俗称“豁子”的犁地工具,用作清理杂草的耙子,用作刨地的镐头……面对着陌生的工具,我们学着农民伯伯的样子,拿起农具进行实践操作。原本我们在观看工作人员熟练自如的示范,我们以为十分简单,但当我们亲自去实际操作时,却笨手笨脚,十分吃力。 每天,天蒙蒙亮,用不着闹钟,我们被鸡鸣从香甜的梦乡里叫醒,开始我们每天的学农日程。走出院门,冰冷的寒风直往脖子里钻,家家户户炊烟袅袅升起,远处传来几声狗吠。 吃完早饭,我们十分憧憬地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制作茶叶的车间。在工作人员生动形象地讲解下,我们了解到,制作茶叶的工艺分为五个个步骤,分别是晒茶,杀青,卷茶,炒茶,烘干。在制作茶叶的过程中,每五斤鲜茶才能生产出一斤成品茶,而一个熟练的采茶人,一天只能採一斤茶叶。这使我们深切的体会到看似平凡无其的茶叶是那样来之不易。后来我们又参观了清香四溢的茶园。这些茶园都位于山上,那翠绿晶莹的嫩绿茶叶深深的让我们感到,大自然造物的神奇。 老师组织我们分四组进行剥花生比赛,同学们热火朝天的忙碌着,有的手指灵巧的剥着花生,有的将花生在手中捏碎,再挑出花生仁来,还有的同学悄悄跑到其他组同学桌前,观察对方的进度,同学们齐心协力剥完一盆再装满一盆,低视帮助全盲挑拣花生,大家互相鼓励互相加油,桌上的花生壳越来越多,花生仁迅速堆积起来,像小山一般,虽然双手沾满了尘土,大拇指也火辣辣得酸痛,但是同学们脸上洋溢着劳动的喜悦之情。 经过了短暂的休息,我们开始学习剥玉米。同学们大多没有剥玉米粒的经历,面对着坚硬的玉米,无从下手,这时,几位有做农活经验的同学大显身手,只见坚硬的玉米棒在他们灵活的手中很快就被错下了许多玉米粒,同学们纷纷效仿他们,将玉米棒紧握在手中,用力的左右错,同学们慢慢学会了如何剥玉米粒,玉米粒在同学们的手中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般很快装满盆子。 做完了各式各样的馒头,又准备做豆腐。首先,第一道工序就是磨豆浆,找到位置坐下后,面前桌子上是满满的工具,一个圆圆的小石墨,红色的小桶里是泡过的黄豆,不锈钢盆上一个小笼篦再盖一块纱布,旁边一个水池接水。认识了工具,农场工作人员开始给我们讲解每一道工序的操作,每一次放的豆子和水的多少,石墨转的方向以及怎样将纱布里的豆浆挤出,都说的非常仔细明白,老师们也在旁边指导我们。最后,我们将磨好的豆浆都倒在一个大桶里,满满的一桶,都是同学们用汗水换来的,也让我们感受到以前人们的勤劳,没有各种先进的机器,只能用双手去磨,是多么辛苦的事情啊‖当我们喝到了热气腾腾豆浆和豆腐时,浓郁的香味充满了我们的嘴巴,真的是不做任何加工的天然味道,是我们用我们的双手完成的美食! 最后一天的下午,我们集体包了一次饺子。同学们跟着老师们自发分组,都挽起袖子跃跃欲试,有的拿起擀面杖擀饺子皮,有的开始揉面,也有的跟基地的老师学习各种技巧。开始我们手法相当不熟练,只能慢慢去做,但是在老师们的手把手教导下,我们便有模有样的包起来,虽然饺子包的五花八门,但是同学们的阵阵笑声却萦绕耳畔。 短暂的学农生活结束了,比起前一天的生疏和不知所措,我们变的更加游刃有余了。我们学到了许多技能,使用独轮车,包饺子,拔萝卜,新奇有趣的实践活动大大填补了我们的生活经验的空白。我们认识到了餐桌上的美食的背后凝结着多少辛勤的汗水,勤奋的农民每一天都在默默的为我们的生活正常运转提供必要的实物,他们是国家的基石,是我们最不应该忽略的人。 对于我们这群盲校的高中生来说,这样的学农实践活动是非常难得的,非常宝贵,也非常符合我们的发展需要的。我们不仅学会了做馒头、包水饺,还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和辛苦,这使得我们能够深刻的体会到我们所享受的生活是来自他人的双手和辛劳的汗水;我们不仅了解了如何做茶叶、制豆腐,还认识到了人们在劳动中所积累起来的宝贵的经验和生活点滴中的智慧。学农是一次对我们自身素质的提高,从这一次活动中我们也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和爱,低视力的同学牵着全盲同学的手,大家一起劳作;分饭的时候,总是低视力同学先给全盲同学端到身边。 这一切都让我们看到我们的同学身上的闪光点。对于每一个人,这一次活动都收获颇丰。同学们有的学会了劳动技能,有的体会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有的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和他人的优点,总而言之,这一次学农实践活动将是我们高中三年值得纪念,在未来使我们受益无穷的活动。 教师点评:本文详尽生动地描述了几天短暂的学农生活的经过,特别详写了几件留下深刻印象的事例,小作者用满含爱意的笔触叙写了学习农业劳作的过程,也记下了一些同学友爱的瞬间。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意识到自己的劳动技能方面的欠缺,也意识到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与可贵品质,也在劳动中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之间的了解与深情。夹叙夹议,在细致的记叙中抒发了自己的独道视角,展现了属于青年人的深刻思辨与认识。
指导教师:赵杰 青岛市盲校 版权所有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序号:鲁ICP备09079849号 备案号:37020020053656
地址:青岛市拥军路1107号 电话:0532-83835989 技术支持:青岛新蓝网络 |